下划线
规范工作标准 提升结构工程品质 夯实基础工作 增强结构创优能力——2025年度北京市建筑(长城)结构优质工程质量评价工作总结

时间:2025-07-02 16:24

 规范工作标准  提升结构工程品质  

夯实基础工作  增强结构创优能力

——2025年度北京市建筑(长城)结构优质工程质量评价工作总结

□       协会副秘书长、结构管理部负责人杨崇俭 

 

一、结构优质工程质量评价申报情况

1、依据《北京市建筑(长城)优质工程质量评价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2024年度结构优质工程共申报479项(含跨年),建筑面积4694万平方米。项数比上一年减少64项,减幅11.78%,建筑面积比上一年减少809万平方米,减幅14.7%。 

其中:住宅工程206项、2324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54项,建筑面积减少636万平方米。

公建工程273项、2370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10项,建筑面积减少173万平方米。

涉密工程9项、94.8万平方米。

2、因主体结构未完,需跨入2025年的有172项(住宅76项、公建96项),计1609.5万平方米(住宅792万平方米、公建817.5万平方米)。

3、2024年结构优质工程申报数量相对较多的单位有:

北京城建集团116项,北京建工集团85项,中建一局32项,二局、三局、八局等中建单位共89项,中铁建设集团等中央单位共59项、京外企业45项。

二、结构优质工程初评检查评价情况

依据《北京市建筑(长城)结构优质工程质量评价标准》-T/BCQMS  01-2024(以下简称《评价标准》),对2024年申报的479项工程进行初评检查评价,其结果如下:

2024年初评检查评价工程项数357项、2984万平方米(含涉密工程)。

1、经初评检查评价,符合结构优质工程《评价标准》的有290项,占初评检查357项的81.23%;面积2744.75万平方米。其中:

住宅工程118项(2023年度160项),1317.83万平方米;

公建工程172项(2023年度167项),1426.92万平方米。

2、未达到《评价标准》或企业退出的结构工程有67项(住宅38项、公建29项),面积239万平方米(住宅126万平方米、公建113万平方米)。

三、结构优质工程初评检查评价推荐结果

依据《评价标准》的规定,经初评检查评价,拟推荐290项工程入围2024年度结构优质工程。其中:

结构精品工程162项(住宅56项、公建106项,含涉密工程9项),占初评检查评价项数的45.38%。

结构优质工程128项(住宅62项、公建66项,含涉密工程1项),占初评检查评价项数的35.85%。

不予推荐(含淘汰和退出)67项(住宅38项、公建29项),占初评检查评价工程项数的18.77%。

与去年相比,推荐数量减少37项。精品工程占比距离30%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

四、拟推荐工程基本情况

1. 涉密工程情况

涉密工程关系到国家安全。多年来,协会坚持涉密工程不公示、不公开,不鼓励企业申报。特殊情况可以申报,坚持涉密工程不公开,公开事项不涉密。

2024年涉密工程申报10项,其中住宅3项、公建7项,建筑面积100.1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60.35万平方米、公建39.81万平方米。

已经通过初评检查的涉密工程10项,其中:住宅3项、公建7项,拟推荐精品工程9项、优质工程1项。住宅精品工程3项、面积60.35万平方米;公建精品工程6项、面积34.46万平方米,优质工程1项、面积5.35万平方米。

2.保障性住房情况   

2024年保障性住房共申报92项,比2023年度增加44项,面积1115.8万平方米,比2023年增加504万平方米。保障房项目面积占住宅申报面积的48%。

3.环京及京外、境外工程情况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后,环京周边工程多为北京企业承担施工,主要是环绕北京周边的河北省雄安、高碑店、保定市等县市。

2024年初评检查评价环京结构优质工程1项(公建),面积23.4万平方米。 

京外工程一般为创国家级奖项需要的工程。这些工程在当地均有较大影响,同时结构特点鲜明,品质要求高,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品牌战略。由于远离北京,一般采取一次初评检查评价的办法,规模较大或结构复杂的工程也进行二次检查,所参评结构优质工程的京外工程质量水平均在当地处于领先水平。

2024年初评检查评价京外结构优质工程17项,面积174.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6项、56.5万平方米,公建11项、117.7万平方米。京外工程初评检查数量较2023年减少5项。

境外工程主要是由城建集团承接的中国援建项目,为2项公建,面积356933平方米,均推荐为结构精品工程。两项工程无论是工程实体质量,还是施工速度、绿色施工、环境保护、施工安全均达到所在国最高水平,得到中国使馆和受援国相关部门的一致好评。

五、拟推荐工程质量情况

1、公建工程质量较好的有

建工集团施工的中国杂技艺术中心工程,常青互联网集体产业用房A栋B栋,清华大学通州金融发展与人才培养基地项目,房山区中医医院门诊医技楼、住院综合楼、中药制剂楼项目;城建集团施工的香港国际机场第三跑道大厅及站坪工程,张家湾车辆段综合利用供地项目,清华大学通州金融发展与人才培养基地地下用房A1-A3金融学院学生宿舍、A4金融学院学生食堂、A5国家金融研究院科研楼、A6金融学院教学楼、A7区金融学院学生综合楼,太原武宿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T3航站楼工程中心区,儿童医院医疗综合楼病房楼A、病房楼B、感染楼、教学科研楼A/B项目;中建一局施工的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迁建项目,清华大学通州基地B1-金融科技研究院科研楼、B2-B3金融学院教学楼、B4-金融学院主楼、地下用房项目;新兴建设施工的国家转换医学中心与急救部大楼和科技大楼以及配套附属设施等项目;中建二局施工的右安门亚林西1号至5号楼、地下车库项目;中建三局施工的丰台火车站交通枢纽工程南枢纽,北京商务中心区(CBD)核心区Z4地块项目(商业金融设施);中建五局施工的海尔智造、未来创新中心、研发生产楼、汽车坡道1、汽车坡道2、地下车库项目;中铁建设和中铁十六局建工集团联合施工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01标段,中铁建设施工的清华大学通州校区D1-金融学院图书馆、D2-金融学院多功能教室楼、D3-金融学院学员宿舍、D4-人报告厅;中信建设施工的北京理工大学良乡校区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C楼;上海宝冶施工的故宫北院办公服务用房、文物修复用房;首钢建设施工的新首钢国际人才社区35-1#-35-4#楼、地下车库;路鹏达施工的清华国重昌平基地(清华科学城)项目二标段A4科研综合楼、A3实验楼、A6-1北区地下室等项目。

2、住宅工程质量较好的有:

建工集团施工的上庄镇东小营村B01/B02等地块1-1#~1-8#、2-1#~2-8#住宅型租赁住房,建工一建施工的房山区FS00-0230-0018地块1#~16#住宅楼,建工四建施工的沙河高教园区四期(二)地块2-1#~2-5#住宅楼、地下车库;城建一公司施工的怀柔陈各庄1#楼-11#住宅楼;城建八公司城建五公司联合体施工的小屯西路棚户区改造项目;住总集团施工的马驹桥镇集体土地租赁住房一标段块A-1#~A-4#住宅楼;中建一局二公司施工的大兴新城西片区起步区(八村安置房)北区二类居住用地项目,中建一局施工的房山区京西棚户区0047-01#~07#住宅楼;新兴建筑施工的密云新MY00-0302-0066地块公租房项目1#~15#公租房;中建二局施工的西红门镇DX04-0102-6006地块;中航天施工的卢沟桥乡东管头村1#-2#集体租赁住房、3#家园中心、4#~9#集体租赁住房;中铁建设施工的大兴新城(八村安置房)南区住宅;房修一公司施工的南苑李家庄4号地铁4号地1#至5#住宅楼、6#商业楼、7#配套楼;住宅产业化集团施工的苹果园交通枢纽商务区土地一级开发项目1604-632地块居住用地项目;东阳建筑施工的长辛店老镇西区(长馨园)C-6地块II标段7#、10#经适房,8#公服楼。

3、保障性住房工程质量有所提高

2024年周转房、公租房、定向安置房、保障房等工程共申报92项,比2023年度增加44项,面积1115.8万平方米,比2023年增加504.6万平方米。保障房项目面积占住宅申报面积的48.01%。针对保障性住房工程造价低、工期紧的特点,我们加强对保障性住房工程的初评检查工作。如:对所有申报栋号全数进行检查,对构件几何尺寸、楼板标高、楼梯板厚度及施工缝处理等部位进行重点检查,较好地控制了保障性住房质量。建工集团施工的京西棚户区改造安置房项目、大兴新城西片区起步区(八村安置房)南区项目整体质量较好。

4、2024年装配式住宅工程较多,装配式受力体系繁多,施工种类较多,施工难度较大。为此,各初评检查组均加强了装配式住宅工程的检查。各创优项目在加强预制构件的检验验收、加强转换层钢筋控制、节点施工质量、套筒灌浆连接质量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新型剪力墙钢筋连接方式也不断出新,装配式结构的整体质量明显提升。城建亚泰施工的奶西村棚户区29-315-1地块315-1-1#地下车库、1#~7#住宅楼项目施工质量较好。

5、混凝土裂缝得到较好控制,楼面平整度有所提高

混凝土裂缝一直是较难克服的常见质量问题。楼地面浇注混凝土后加强二次抹压,减少了“排骨”板和表面裂缝,对容易造成露筋部位局部增加混凝土厚度,确保不露筋。混凝土终凝前及时进行塑料薄膜覆盖保湿养护,地下室防水墙体带模养护效果明显,混凝土裂缝得到有效控制。

楼面平整度普遍得到提高,尤其是冬施的混凝土,得到普遍重视。墙体烂根问题得到改善。卫生间50mm降板有所改进,大部分工程做到清晰、美观。

6、混凝土强度稳定,结构安全、可靠

各施工企业对混凝土强度高度重视,加强标养室日常管理和试块养护工作。同时加强了混凝土的14天养护工作,淋水、塑料薄膜保湿、地下室外墙不少于3d的带模养护。尤其重视竖向结构的养护,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各施工企业和监理单位加强对混凝土的回弹检测。初评检查时,在检查混凝土施工试验记录的同时,检查监理单位平行回弹检测混凝土记录,用以验证混凝土的实际强度情况,确保了结构安全。 

7、积极采取技术措施,评议评价“一般”项目落到实处

“一般”(即淘汰)项目每条提示的标准都非常具体。经过各企业和项目部的共同努力,落实较好。对比前两年的情况,现在结构随意开洞的少了,即使开洞,也与设计沟通并有方案,保证了结构安全;对施工缝及后浇带剔凿清理注意了,不密实的少了;后浇带采取独立支撑的多了;梁柱核心区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浇筑高度基本满足了设计要求。对大体积混凝土和高强混凝土采取每天降温速率不大于2Cº的措施,避免出现温度裂缝。

8、优化模板体系设计,达到内坚外美效果

各创优项目为了达到精品工程要求,对模板优化设计,使用了一些新的模板体系。铝合金模板得到广泛使用,有的工程采用塑料模板、玻璃纤维和聚丙烯复合模板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的工程次龙骨采用钢木龙骨,主龙骨采用50×70矩形管或150铝梁,柱采用新型的工具式镀锌钢板柱箍。大部分工程支撑体系采用盘销式钢管支撑架。绝大部分工程采用爬架和三角悬挑架,减少了悬挑架结构混凝土外墙随意开洞问题,提高了工效。

9、坚持样板引路制度,执行首段、首件验收

对装配式构件安装、钢筋、模板、混凝土、防水及二次结构,实行实体样板展示制度,并坚持首段、首件验收,以明确施工工艺和质量标准,保证各分项工程重要部位、关键节点、工序参数的事前控制。在大面积施工前对工人进行实物或BIM可视化交底,统一做法、统一质量标准,使施工质量处于受控状态。所有进场的钢筋原材均能收集齐全对应的炉批号,不合格物资退场记录齐全有效,确保了原材质量的可追溯性。

10、新技术应用广泛、创新水平提高较快

新技术推广及创新计划得到了重视。BIM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实行重点方案模拟模型方法,推进项目决策,以达到优化施工方案。解决工程图纸中的问题,达到了提高工程质量、节约成本等效果。

大部分项目采用二维码识别追溯技术参与项目的管理。通过二维码扫描获取整个工程的质量安全的问题照片,让项目的所有质量隐患在最短的时间形成追踪反馈。各创优单位普遍重视技术的创新,基本做到了勤于发现、善于挖掘、及时总结、不断完善,为提高技术水平、带动提升工程质量做出了贡献。

六、做好结构优质工程评价工作的日常管理

1、为了更好地开展结构优质工程质量评价活动,适应现场检查工作的需要,2024年对检查评价工作进行了调整、改进和提高。

⑴ 坚持咨询服务为主,提高整体结构质量。

《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现场咨询评估服务报告》自实施以来,得到参建各方的认可。2024年就结构优质工程质量评价现场咨询服务表中的主要问题及注意事项进行了专项补充完善,使专家们检查更全面、填写更完整。“咨询服务表”成为初评检查组到现场检查评价工程质量的得力工具。咨询服务表所列内容全面,防止了检查中的漏项,同时便于专家操作。检查什么,现场达到了什么样要求,一目了然。受检单位能够用“咨询服务表”所列各项对照工程,一一自查,做好迎检准备,并在检查后根据专家组的意见进行整改,提高了质量水平。

⑵ 2024年结构优质工程质量评价检查继续做到两个全覆盖,即所有申报栋号全覆盖,所有工程资料全覆盖。检查时间长了,初评质量提高了,工程质量均衡了,保证了优质工程的品质。

⑶ 继续坚持结构优质工程质量评价申报要按照施工许可证的范围全部申报,特别是住宅工程,有多少栋楼必须全部申报,以促进整体工程质量均衡、品质一致,提高业主的满意度。

⑷ 继续加强监督检查机制,协会巡查组的工作重点是:申报国家级奖项的工程、某一方面有弱项的工程、初次申报的企业的工程、有争议或有投诉的工程、需要提供帮助的边远区域的工程。了解各初评检查组及专家的工作情况、现场工程质量状况。

⑸ 咨询服务表原件交协会存档、备查后,我们对所有咨询服务表进行梳理,对填写认真、细致、全面的给予表扬,对不够细致的做出提示,进一步提高了专家为企业服务意识,促进了专家改进工作。

⑹ 继续坚持对初评检查组评议评价结果精品工程占比不超过1/3,大部分检查组基本达到要求。2024年度淘汰率18%以上,远超10%的要求,比上一年度增加11个百分点。我们每两个月公布一次各初评检查组的初评结果,使执行指标控制情况较好和不够好的小组一目了然。2024年,各住宅工程精品率控制在33.14%,比上一年度减少3个百分点。各初评检查组均有淘汰工程,各大集团施工的工程均有淘汰。督促各初评检查组摆脱“人情”的困扰,在做好服务工作的同时,为企业指明了今后的努力方向,使企业更加服气,使创建结构优质工程质量评价活动可持续发展。

2、精心安排并做好结构优质工程质量评价的申报和初评检查工作计划,为优质工程的推荐和评审打下可靠基础。专家们放弃休息,不畏酷暑严寒、路途遥远、检查时间超长等困难,兢兢业业工作;遵纪守法,严于律己,公平、公正评价工程。在初评检查中,以“为企业服务、对企业负责”的精神,善于发现问题,指导企业解决质量常见问题。促进工程质量水平提高,为全市工程质量水平的提高作出贡献。

3、加强了对京外创优工程的检查力度。分别对北京建工集团施工的丽水机场项目,建工集团施工的南京徐庄高新区地铁4号商业地块项目,城建集团施工的太原武宿国际机场、厦门新机场项目,城建亚泰施工的甘肃成县吴挺墓保护利用设施项目,中铁建设施工的新建上海经苏州至湖州铁路汾湖站项目等建设项目,进行了认真严格的工程实体质量验证和工程技术资料核查,并对上述项目进行综合评价。专家组一致认为,上述项目满足设计使用功能,符合评价标准。

4、所有工程坚持检查指导不少于两次。对于多层建筑第二次初评检查时间在所有模板拆除后,二次结构施工期间。主要检查混凝土整体观感质量、砌体结构质量和二次结构钢筋安装绑扎质量,保证了整体工程质量的评价水平,促进了二次结构水平的提高。对钢结构工程中有网架工程的,即使是局部厅、堂,也要求必须检查,有时需要查第三次或第四次,确保不漏查,体现了对重点部位的质量保证。

5、2024年另一项主要工作是建筑结构优质工程质量评价标准修订发布。在2023年底完成了北京市地方标准终审稿的基础上,2024年2月组织了标准修订专题研讨会,4月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并组织向各大集团和相关专家征求意见。2024年6月根据“标准终审会”要求,原标准更名为“北京市建筑(长城)结构优质工程质量评价标准”,作为团体标准于2024年11月1日发布实施。

6、2025年1月,为配合北京市工程招标定标“评定分离”工作,受北京市住建委质量处委托,协会多次组织召开了“建筑施工企业混凝土强度保障率”评价方案的研讨会。协会会长、秘书长、结构管理部专家和建筑施工企业、市政施工企业、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施工检测机构、试验机构、监理单位的代表共15人参加。重点研究了京建发〔2025〕1号文件第十一条定标因素中提出的“建筑施工企业混凝土强度保障率”相关概念和评价思路。就企业混凝土强度保障率的评价体系、评价要素、数据来源、评价方法和分步实施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研讨,形成保证率评价方案,提交市住建委参考。

7、2024年在制度建设方面,结合新标准的发布实施,协会组织编制了《北京市建筑(长城)优质工程质量评价京外、境外参评工程管理办法》、《北京市建筑(长城)优质工程质量评价专家管理办法》两个配套文件,确保北京市建筑(长城)结构优质工程质量评价标准顺利实施。组织编制《科学技术成果评价管理办法(试行)》,拓宽协会服务板块。

   七、2025年工作设想

1、坚定不移地执行《北京市建筑(长城)结构优质工程现场检查质量评价报告》的做法,促进其更加科学、完善。试行现场检查表打分办法,各初评检查组要对照《评价报告》所列的子项,用评价标准全面检查、客观评价,认真书写意见,肯定亮点,指出不足,让项目部明明白白、心服口服,切实起到帮助企业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同时协会还要定期检查各初评检查组上交的《评价报告》,对填写不充分、用词不严谨的进行提示,适时组织对填写质量高的《评价报告》进行学习、交流、互动、培训,也是对个别专家的一种警示,考量专家水平,以提高各初评检查组开展现场评价工作的整体水平。

2、认真落实两项指标。要从维护建筑(长城)结构优质工程品牌形象的高度,充分认识实行精品率和淘汰率控制的意义,严格执行《评价标准》,冲破“人情关”,挤出“水份”,好中选“精”、末档淘汰。这即是对初评检查组的要求,也是创优单位关注的焦点。只有严格执行两项指标,才能建设出高质量的结构工程,才能保证结构工程的质量水平不断提高。

3、继续做好重点工程的过程检查和跟踪服务工作,深入现场、周到细致、指导到位,切实达到高质量水平工程。要关注边远区域、中小企业的需求,针对工程的特点和企业的特点,有的放矢提供服务,切实帮助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4、进一步强化工程项目“质量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实现创优工程按照科学的管理方法进行,以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

5、针对住宅工程的质量水平低于公建工程质量水平的问题,要继续鼓励、支持、帮助企业提高住宅工程质量,特别要提高装配式住房工程的构件生产质量和安装质量水平。要严格执行评审标准,强化检查手段,努力建造让用户满意工程。

6、创优工程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需改进提高的质量问题,如:梁柱节点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浇筑、装配式结构节点处理、预制楼梯的安装、混凝土墙与地面交接处烂根、楼板面露筋、住宅顶板标高控制、二次结构组合柱植筋位置、 施工缝及后浇带及倒料孔接缝不严等问题。今年仍要继续组织技术攻关,对做的非常好的工程进行观摩,以便推广好的做法。

7、深化评审方法。推广初评检查组总结出的“对照查、深入查、重点查”检查方法,坚持“严字当头、严守规则、严以律已”,坚持评议评价“一般”工程标准条款的落实,现场如有违反的情况,将采取降级或淘汰措施。2025年还将根据创结构优质工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装配式结构工程和钢结构工程进行总结分析归纳,依据新标准适时修订提示内容,以提高结构优质工程的质量水平。

8、履行监督职能,加强巡查工作。巡查中对发现的问题,做好取证和记录,并提出解决办法。巡查后及时与初评检查组沟通,并抓好巡查成果的运用。

9、善始善终做好2025年度结构优质工程质量评价初评资料的汇总工作。做好结构精品、优质工程的公示,听取社会各方意见,顺利完成结构优质工程的评审工作。并精心安排好2025年结构优质工程质量评价的申报和初评检查工作。

10、继续做好培训工作,继续宣讲结构优质工程质量评价标准,重点做好施工现场、新入会企业和远郊企业人员的培训工作。

11、进一步调整各组专家。针对近两年结构初评检查组退出的专家较多的情况,吸收一些有丰富创优经验、年富力强、认真负责的专家入组。并坚持考核制度,使专家队伍形成有进有出的长效机制,并让每一位专家真正成为创精品工程的带头人和主要参与者。

12、配合市住建委关于“建筑施工企业混凝土强度保障率”工作进展,结合结构优质工程现场检查,加强混凝土标养强度试块制作质量的检查和引导,逐步实现避免出现试块强度远超国家标准的问题,使混凝土强度评定趋于合理。

13、协会在下一步工作中,将集中精力完成“北京市建筑(长城)结构优质工程质量评价标准”的培训和普及工作。

 

 

附表一:2024年结构优质工程申报情况统计报表    

附表二:2024年与2023年结构优质工程申报项数对照表

附表三: 2024年拟推荐结构优质工程分布情况汇总表 (含涉密工程)

附表四:2024年保障性住房结构优质工程分布情况

附表五:2005—2024年度结构优质工程(长城杯)评审情况

主办单位 : 北京市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协会
版权声明 : 本网站信息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电话 :010-8312 8916邮编 : 100067传真 :010-8312 5388,010-8312 7828E-mail :bjgczl@bjgczl.com.cn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草桥东路8号院7号楼(北京城乡集团办公楼)二层京ICP备 11038305号-1 网站建设:首企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