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划线
在协会成立30周年质量论坛的报告

时间:2013-12-03 11:00

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 

努力提升首都工程建设质量水平

——在协会成立30周年质量论坛的报告

艾永祥

(2013年11月9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们汇聚一堂,以质量论坛的形式庆祝北京市工程建设质管理协会成立30周年。

1983111,由北京市政府和北京市基本建设委员会(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的主管领导发起,由市建委发布通知和筹备,北京市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协会(简称市建质协)正式成立。当时,全党的工作重点刚刚转移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家推行“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政策,首都及全国各地的建设项目迅速增加,住宅工程开始成片、成街地建设,施工队伍迅猛扩大,行业管理跟不上、工程质量事故频发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建筑业开始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城乡环境保护部成立了中国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协会,北京市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协会应运而生。

30年来,市建质协的发展大体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83年至1990年的7年,也就是第一届理事会至第二届理事会期间。当时协会的主要领导均为市建委或相关部门的领导兼职,协会的工作是建委企业处工作的一部分,协会工作人员包括秘书长全部为兼职。在这一时期,市建质协承担的主要任务是推广日本的全面质量管理(TQM)先进经验,推行方针目标管理及其他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对会员单位进行不同层次的全面质量管理、方针目标管理基础培训教育,组织开展QC小组活动,开展北京市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奖的评定工作等。通过开展这些活动,以点带面,提高企业领导和广大职工的质量意识,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管理上等级,由传统粗放管理模式向现代标准化管理模式转变。

1990年下半年开始,由于协会兼职工作人员的退休等原因,协会逐步停止独立活动。

第二阶段是从1994年第三届理事会成立至2002年的这段时间。1994年,在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我国进入了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时期,城市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工程质量面临严峻挑战。在政府转变职能、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新形势下,市建委决定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恢复市建质协的社团独立活动。当年6月,市建委领导办公会批准,把混凝土制品生产企业的资质前期审查及年检工作、地方标准编制工作、推行国家《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北京市优质工程评选等4项工作,委托给市建质协。当年8月,协会注册为社会团体法人。10月,协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三届理事会,张寿岩任会长;随后,设立了办事机构,配备了9名专职工作人员,协会工作逐步走入正轨。这段时间,协会除了按照市建委的委托,积极开展贯标培训、调研、服务工作;组织相关地方标准的编制管理工作;做好全市混凝土制品企业的资质前期审查和动态年检工作;开展防水专业施工人员岗位培训及其它专业培训以外,还承担起北京市优质工程即北京市建筑长城杯工程的评审工作,并使这项工作从探索走向成熟。

在此,我们有必要把北京市工程质量创优工作的历史作一个简单的回顾。目前北京市建筑业开展的争创长城杯工程活动,源于1977年从建工六建公司开始的创全优活动,至今已满35年。其中,前10年为创“全优工程”阶段,领导机构为北京市委市政府批准的“北京市创全优工程竞赛领导小组”;从1987年开始,进入创“优质工程”阶段,北京市政府批准将“北京市创全优工程竞赛领导小组”改组为“北京市创优质工程活动领导小组”,当时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监督总站。1994年,市建委委托市建质协负责组织开展全市创优活动,并负责组织评审市级优质工程,明确将创优办公室设在市建质协,与监督总站共同承担评优具体事务。1996年,协会起草并由市建委发布了《北京市优质工程评审管理办法》。1997年,市建委决定增设结构长城杯质量奖,责成本协会从当年下半年开始组织评审。这是建筑行业首次组织以工程结构质量为主体的创优活动。施工企业参与积极性很高,文件规定的5个结构长城杯工程指标第二年即被突破,以后连续三年每年增加100个左右。在检查、评优过程中,协会针对普遍性的工程质量和技术问题,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引导,提出结构质量“内坚外美”的理念,促进质量通病的改进和整体质量水平的提高。1999年底,国家建设部总工姚兵对本市创结构长城杯活动进行了调查,他在《关于北京市开展创结构长城杯活动的调查报告》中,对此项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总结出7项突出成效,并指出:“北京市建委开展的这一活动,除了确保结构质量以外,还体现了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并向全国同行介绍了本市开展这一活动的情况。当年,市建委主任吴绪玉在总结全市工程质量和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时指出:我市工程质量总体水平保持了稳步提高的势头,一是优质工程数量和质量逐年提高,市优工程面积已经占当年竣工总面积的20%,比上年增加9%;二是结构工程质量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在建设部组织的全国质量检查中,我市受检的在施结构工程质量全部达到合格以上标准,受到全国检查组的好评;三是工程使用功能通病明显减少;四是重大工程建设全部实现预期质量目标……。

此后,市建质协根据市建委的相关要求,进一步修改、完善评优办法和标准,调整评优机构,充实人员,规范评优行为。2000年,协会发布了《北京市优质结构工程初评检查质量标准(试行稿)》;在此基础上,协会拟定的《建筑结构长城杯工程质量评审标准》和《建筑长城杯工程质量评审标准》,由市建委以北京市地方标准的形式颁发。在此前后,《北京市建筑长城杯工程评审管理办法》取代了《北京市优质工程评审管理办法》,创“优质工程”活动进入了创“长城杯”活动的新阶段。这就是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创优工作的发展概况。从创“全优”、创“优质”、到创“长城杯”,从1977年到2002年,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名称,代表着我们工程质量系统的各届领导、顾问和工作人员的不懈探索和努力,饱含着大家特别是以宗礼主任为代表的老一辈付出的智慧和心血。

2002年开始,协会进入了发展的第三阶段,即各项工作全面展开、平稳发展的阶段。

这个阶段协会开展的主要工作暨取得的主要成绩是:

第一,努力推动建筑企业争创工程质量长城杯活动健康发展。2003年初两个《评审标准》的颁发,与《管理办法》相配套,使争创长城杯活动成为一项有地方标准作依据、有管理制度作指引的广大建筑企业踊跃参加的活动。为了调动、爱护企业参与创优活动的积极性,协会制定颁发了《北京市建筑长城杯评审工作行业自律公约》,作为参评单位和评审人员共同承诺、自觉遵守的自律准则,保证评审工作的公平、公正。协会还配合北京市不同阶段的建设重点,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例如在北京奥运场馆及配套工程的建设中,协会组织专家提前介入在施工程的检查指导,圆满实现了奥运重点工程的创优目标;在北京市承担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灾后援建任务及对口支援新疆和田建设任务中,协会主要领导和专家分别应邀前往,对工程创优进行指导,使北京企业的施工质量在当地获得好评。近年来,协会又把保障性住房工程的创优列为工作重点,加大指导力度,改进初评检查方法,组织先进经验交流,号召企业努力为百姓提供“价格低质量好”的放心房。今年建工集团开发并承建的保障性住房朝阳区王四营地块—住宅及公共配套项目B1-1小学,以“粗粮精做”的特点,获得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

据统计,自2002至2013年度的11年间,本市共评审表彰建筑结构长城杯工程4429项、23309万平方米,约占同期本市房屋开复工面积的20%;评审表彰竣工长城杯工程1057项、5172万平方米,约占同期本市房屋竣工面积的10%。在竣工长城杯工程中,有94项工程荣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90项工程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41项工程荣获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为北京市乃至全国建设工程质量的提高,为行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第二,着力加强专家队伍建设。参加初评检查的专家的素质,直接影响着企业对长城杯活动的评价及参与的积极性。我们的初评专家从1998年的3个组、18人,发展到目前的20个组、140人。为了保持专家队伍的战斗力和纯洁性,协会坚持从骨干会员单位中选聘长期从事工程质量和技术管理、具有高级职称和丰富经验、口碑好的人员充实专家队伍;根据形势的变化,修订并重新签署《自律公约》;2012年,又制定了《北京市长城杯评审专家管理办法》,对评审专家的条件、推荐及聘用程序、优秀专家的评选、动态管理及退出机制,做出明确规定,使专家管理有章可循,为长城杯评审工作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证。

第三,培训工作积极有序开展。协会自1996年开始接受市建委岗位考核办公室委托,承担建筑工程防水专业人员的岗位培训工作。协会依托专业委员会的专家,编制了统一的培训教材、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考试标准等,根据企业需要,每年办班12期。2000年,协会注册成立了培训中心。2003年初两项《评审标准》发布后,针对标准的要点及实施中出现较多的问题,协会或集中办班,或安排专家到现场授课,“请进来,走出去”。从2005年2012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07期,培训16599人次。培训中心多次获得由区教委及市建委相关部门颁发的“先进民办教育机构”、“特色学校”、“综合办学水平良好单位”、“诚信自律办学四星学校”等荣誉证书。为提高建筑行业一线作业人员的操作水平和质量、技术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做出了贡献。

第四,努力承担好市住建委及相关部门交办的工作。近年来,协会先后参与了住建部和中建协牵头的有关《提高工程质量水平的激励机制研究》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控制体系研究》;参与了多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审查工作和多项在建重要工程争创鲁班奖的咨询指导活动;参与了正在拟定的《北京市工程质量条例》的立法调研及条文编写工作。反映了企业的诉求,加强了与社会组织的联系,为会员单位提供了更多的服务渠道。

第五,协会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协会于1997年创办了内部刊物《北京工程质量管理》,2005年建立了网站。2012年,先后对刊物及网站进行了调整,其内容更加突出质量和技术两大主题,更加贴近企业的需求。协会主要管理制度健全,“两办一中心”的工作机构精干、高效。2013年3月,协会经北京市社会组织评估,获得由市民政局颁发的“5A级社会组织”评级,是社会组织的最高等级,标志着本协会在基础建设、业务发展、服务企业及政府、行业影响力等方面,在本市社会组织中居领先水平。

回顾协会30年走过的路程,我们深深体会到,协会能有今天的工作局面,离不开以下三点:

第一,要紧紧围绕工程质量永恒主题开展工作。这是协会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根本。30年来,无论是初期推行全面质量管理、贯彻 ISO9000族标准;还是近年来组织工程质量创优活动、开展培训工作等等,都始终围绕着工程质量这个永恒的主题。特别是第三届理事会以来,协会理事长、秘书长等主要领导,亲力亲为地组织相关管理制度、标准的拟定,撰写防治质量通病、强调质量意识的文章,不仅推动了协会工作的发展,也得到了企业的认可和政府部门的支持。

第二,要坚持做好对政府和企业的“双向服务”。这是协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协会是连接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政府将会把更多的事务性工作转交给协会;企业也会越来越多地依靠行业协会,反映诉求,争取市场环境的进一步好转。过去,协会一直按照市住建委赋予的职责积极开展工作;今后,也将根据政府的需要、企业的需要,与时俱进地做好服务,不断开辟新的服务渠道。

第三,要保持深入现场、求真务实、拼搏奉献的工作作风和精神风貌。这是协会赢得企业信任和尊重的前提。质量管理工作离开施工现场,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协会的老一辈专家在当年人员少、任务重、条件差的情况下,以“斗酷暑、战严寒、少休假”的精神,保质保量地完成初评任务。如今我们的工作条件已经是今非昔比,但是深入现场、求真务实、拼搏奉献的精神永远不能丢。

经过30 年的发展,在市住建委和市社团办的指导帮助下,在广大会员单位的支持配合下,市建质协的工作进入了主旨明确、任务清晰、机构健全、制度配套的新阶段。

回顾过去,我们对曾经为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水平的提高和协会的发展而积极探索、做出贡献的老领导、顾问和专家,深怀感恩和敬意;展望未来,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为首都工程建设质量水平的不断提升做出新的成绩,我们义不容辞,充满信心。 

党的十八大把“社会建设”列入“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中,并提出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新要求。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协会成立30周年为契机,认真总结工作经验,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努力开创协会工作的新局面。要坚持诚信自律、规范行为、提供服务、反映诉求的宗旨,积极参与行业发展、行业改革和专业调研活动,向政府有关部门提供建议;积极宣传贯彻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规范、规程、标准,规范行业质量行为,增强首都质量意识;大力推行质量科学管理,探索质量管理创新,交流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经验,促进建筑业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继续组织开展争创建筑、结构长城杯工程等创优创奖活动,总结交流经验,为优化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和创精品工程服务,推动争创长城杯工程活动持续健康发展;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质量活动,组织与行业相关的技术交流、咨询研讨,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机具,推进技术进步和创新,促进“四节一环保”工作的开展,推进住宅产业化,促进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开展好技术、质量培训工作,根据行业发展需求,及时编写或修订培训教材,为培训企业专业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做好服务;承担好政府有关部门委托交办的工作,开展与社会相关团体的专业交流与合作,发挥好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今天,经过近一年时间编辑完成的《北京市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协会志》与大家见面了;截至目前,《北京市建筑长城杯工程质量评审标准》和《北京市建筑结构长城杯工程质量评审标准》的修订,也基本完成报批稿,不久将正式发布。这是献给协会成立30周年的两份礼物。两项标准经过专家审查,认为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志书的编写,由于时间、史料及水平的限制,肯定存在许多不足,但是,通过我们的挖掘和整理,不仅真实地纪录了市建质协走过的道路,也为浩瀚的史海留下了宝贵的资料;它虽然只是记录了一个社会组织形成、演变、发展的过程,但是这个过程却包含了丰富的值得今天及今后珍惜的历史信息,对于本协会乃至整个行业的发展都具有不容忽视的文化价值。我刚才讲到的协会发展历程,都可以从志书中找到依据。对于编辑中的不足,欢迎在座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多提宝贵意见。

我们将继往开来,发扬协会光荣传统,与时俱进,珍惜政府和会员单位赋予的责任,以兢兢业业、求真务实、廉洁高效的作风,团结和带领广大会员单位,为首都工程建设质量水平的稳定和提高,为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主办单位 : 北京市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协会
版权声明 : 本网站信息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电话 :010-8312 8916邮编 : 100067传真 :010-8312 5388,010-8312 7828E-mail :bjgczl@bjgczl.com.cn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草桥东路8号院7号楼(北京城乡集团办公楼)二层京ICP备 11038305号-1 网站建设首企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