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一个艳阳高照的时刻,我们来到位于柏林市的一栋“节能之家”(亦称“效率之家”)。这是一栋德国能源署“节能住宅”的示范项目,也是一栋既有建筑改造项目。在草草地看了几眼楼房的沙盘之后,两位女士带我们去参观建筑实体。顺着她们手指的方向望去,我惊讶地发现在柏林竟有这么一栋长楼,便十分好奇地快步前行,以至于把主人远远地甩到了后面。
我真的没有猜错,这栋楼在德国创造了一个“长”的奇迹,竟达700多米长。该楼呈东高西低之势,最高的18层,最低的8层。“长楼”建于1968年,居住面积6.8万平方米,共计977套住房。40多年来,这栋长楼一直在默默地庇护着近千个德国家庭。
2011年11月,这栋“长楼”刚刚按照德国能源署节能标准完成改造,这等于给楼宇加了一个“壳”,墙壁与屋顶保温层分别为16厘米和36.5厘米,窗子安装了双层中空玻璃,还有就是做了集中供暖和水、电的改造。改造后的长楼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外面像新的一样,更重要的是,这一动作体现在生态上的意义(这在当代语境下是至为重要的),就是长楼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70多吨。极认真极严谨的德国人把这一数字精确到375.519吨。
现在,这栋长长的楼宇依然属于“公房”,住在长楼里面的人都是租房的“乙方”。我们走进一个面积为75平方米的样板间,房管人员告诉我们说:这样的房子每月的租金是600欧元。我就想起在当今的世界上,几乎没有哪个国家把“公房”全部卖掉。而实施节能改造后那些变得温暖、环保、漂亮的房子,出租时必然会大大增加其含金量的。
二
经过几天的紧张行走,我们来到了一个令人为之震撼的地方。在缓缓流淌的莱茵河畔、苍天碧云的法兰克福,我们站在高高的“绿色双子塔”下,但见两座楼体闪烁着夺目的光芒。这便是名闻遐迩的德意志银行集团总部大楼。如果说德国是世界上银行界的排头兵,那么德意志银行则是德国银行界的巨擘。
我们考察的目的自然不在这家银行的生意,而在于“绿色双子塔”节能改造的惊人动作。“绿色双子塔”建成于1984年,两座办公塔楼的高度均为155米,总建筑面积12.15万平方米。2007年12月至2011年2月,“绿色双子塔”进行了整体改造、升级和重新入驻。在这期间,两座塔楼上的2500多人先是搬了出去,3年之后又搬了进来……节能改造获得美国LEED铂金级认证证书、德国可持续建筑协会DGNB金级认证证书。
在“绿色双子塔”的体内,蕴含了原两座塔楼中被改造拆除的3.05万吨材料,其回收利用率竟高达98%;有1.5万平方米的装修采用了可再利用的材料。除此之外,还有更多的数字诠释了“绿色双子塔”的示范效应:与改造前相比,两座塔楼每年节省采暖和制冷能源67%,相当于750栋单户住宅的采暖能源用量;节电55%,相当于1900栋单户住宅的年用电量;节水74%,相当于22个奥运会游泳池的水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9%,相当于6000辆机动车分别行驶1.2万公里的排放量……
这次改造,体现了“可持续建筑”的一系列特征。也就是说,正是在3年前后的搬进与搬出之间,两座雄伟的建筑切实地发生着一场革命。这是一场空前伟大的建筑革命,是一场能够引领世界建筑节能改造的革命。它引起了世界的瞩目,也吸引了我们这些致力于建筑节能事业的人不远万里来到这里,站在高高的“绿色双子塔”下,仰望着、思考着这两座兄弟般的塔楼。
三
湛蓝湛蓝的天空下一个叫德绍的地方,简洁优美的线条与生机盎然的色彩搭配,形成一座整体流畅、外观高雅、倏然间令人眼睛一亮的建筑。这座建筑像一条缓缓蠕动的昆虫和一股略微起伏的碧波,抑或是一段古老中国的长城呢?那楼体虽由多种颜色构成,而绿色、蓝色最吸引我的眼球。这里就是德国联邦环保局的新大楼,也是我在德国“阅读”中本子上记载最多的一座建筑。
联邦环保局新大楼使用面积2.7万平方米。作为一个国家的环保机构,其职责与使命无疑是神圣的。但意味深长而又发人深思的是,这座大楼却建在昔日一个工业区、一块遭受过严重污染的土地上面。后来才知道,整座建筑是由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巧妙结合而成。负责接待的海涅克女士首先带领我们观摩了图书馆。这座德国最大的部级德语图书馆还有2个分馆,可藏书40万册。但见图书馆内书香四溢,静谧、温馨、舒适中似有一种沐浴阳光的感觉。刚发现有多根粗大的红色柱子,还以为那是起支撑作用的家伙呢。原来它们都是新风设备,是为图书馆换气用的“气井”。海涅克女士告诉我们:整个图书馆靠的是自然采光。于是,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见屋顶一个个菱形、呈倾斜状的采光窗子正向我们微笑着……
紧随着海涅克女士的步伐,我们终于走进那座“昆虫”、那座“碧波”、那座“长城”。虽只有4层,外面一圈却达500多米,建筑绕了一个长而不规则的圈子,再用玻璃罩住这些建筑,形成一个玻璃大厅。大厅的门在温度高时自动打开,遮阳篷亦随温度高低自动调节。在海涅克女士的办公室,她为我们演示了室内遮阳窗帘、办公桌自由升降,还有用遥控器控制电灯的亮度。海涅克女士告诉我们:太阳落下时灯就会自动打开,你就像走在一个大剧院里……我们可以想象那美丽的“风景”。
四
“被动房”建设是我们此次考察的另一个目的。这天下午,我们先参观了位于柏林郊区一座小城里的一所小学。小城的主管市长、小学校长及那座校舍的建造师,都在学校门口热情地迎接我们。这所小学的校舍是按德国“被动房”标准建造的,总造价1200万欧元。校舍是一座精致的深蓝色2层小楼,2011年竣工,使用面积6500平方米。建造师对我们说:在当下的德国,这是惟一一座既节能又造能的正能源校舍。一个小城能投那么多钱,建这么大、这么先进的校舍,真是值得赞赏的事情。看得出,他为这座小城同时也为自己骄傲。学校和当地电网订有合同,太阳能发电用不完的话,就将剩余的电出售到网上。外遮阳设施成为一道道“风景”。窗户玻璃中间是纳米凝胶填充物,是为建造这座校舍专门定做的。一旦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外窗就会自动地开启通风。
达姆施塔特是德国的一座中等城市。当我们来到该市一个“被动房”较多的区域时,天空开始飘落着细碎的雨滴。矮矮的胖胖的哈施先生早就等在那儿,站在车子停下的路边就为我们介绍了一番。他的手不停地指向附近的“被动房”,一种职业的荣誉感写在他的脸上。他非常认真地对我们说,附近许多“被动房”都是他们设计和开发建设的,那里的每一栋楼房都有他们的贡献。哈施的公司既搞设计又搞开发,连他自己都说他做“被动房”小有名气。
哈施先生带我们观摩了一栋典型的“被动房”。这是一栋3层高、1300平方米的住宅楼,没有采用任何附加的取暖设施。自然,我们首先看到了楼顶的太阳能热水设施。这栋楼也是由哈施先生的公司设计和建造的,他从中留取1至3层、160平方米作为办公室,共有6人在此办公。我们分两组到他们的办公室观摩。办公室的几台电脑始终开着,它们本身散发的热量即可取暖。哈施说,如果愿意的话,一年四季都可以把窗子关上,室内空气绝对不成问题……
阅读德国那些“最优雅的动作”——无论通过何种方式阅读,都是一件具有特殊意义的事情。
(来源:中国建设报2012-11-23,作者:程才实,系河北省住建厅节能科技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