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划线
未来已来 顺势而为 首善标准 建“好房子”——2025年度北京市建筑(长城)优质工程质量评价工作总结

时间:2025-07-02 16:45

 未来已来 顺势而为 首善标准 建“好房子”

——2025年度北京市建筑(长城)优质工程评价工作总结

□     协会副秘书长、竣工管理部负责人杨鸿良 

本年度建筑(长城)优质工程活动以科技为引领,质量创精品可圈可点。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通州院区项目”和“同仁医院配套项目工程”为经典之作,展现浓墨重彩之笔,按照首善标准,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建设,实现“绿色、低碳、高效、精品”目标,反映人文关怀和民生希望。以“新国展二期项目和国家金融信息大厦工程”之精品,推动“科技、智慧、绿色、高水平”建设。以“北京工商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新校区项目”等教育科研项目为代表,突出“生态、文化、高起点、高标准”理念。以“中直机关园博园职工住宅(保障房)”等工程,体现了政府、百姓对“好房子”美好生活的愿景。以“南京银行北京分行改造”和“2·13办公楼改扩建工程”为示范的改造项目,鼓励企业与时俱进,开拓创优新范围,打开城市更新创优新局面。以贯彻落实“北京市建筑(长城)优质工程质量评价标准”为起点,积极开展教育培训、观摩交流活动,提高创优评价工作水平。

一、创优评价稳步推进,优质工程再创佳绩

(一)总体情况

顺利完成本年度建筑(长城)优质工程检查评价工作。截止到2月底本年度共有132项(含跨年度33项)申报建筑(长城)竣工优质工程,同比减少7项,总建筑面积1627.80万m2,同比增加148.66万m2。其中公建工程71项、建筑面积738.21万m2,住宅工程61项、建筑面积889.59万m2

在132项申报工程中,含京外工程11项、建筑面积84.92万m2,境外工程5项、建筑面积20.38万m2,涉密工程11项、建筑面积81.70万m2,改造工程8项、建筑面积53.32万m2

在132项申报工程中,有38项工程经初审和初评,决定推迟缓评,占申报总数的28.79%。

本年度共检查评价竣工工程94项,占申报总数的71.21%,建筑面积1229.27万m2。其中住宅工程46项,公建工程48项。经专家组检查,协会初审、巡查、复查,有16项工程被淘汰,淘汰项数占检查总数的17.02%。主要原因是工程质量不符合评价标准,又没有及时整改。

本年度共推荐建筑(长城)优质工程78项,建筑面积1100.01万m2,占检查总数的82.98%。项数同比减少12项、减幅13.33%,面积同比增加140.96万m2、增幅14.70%。

在78项推荐工程中,有精品工程40项(住宅14项、面积304.14万m2,公建26项、面积378.36万m2),精品项数占申报总数的30.30%;优质工程38项(住宅27项、面积362.47万m2,公建11项、面积55.05万m2)。在推荐的40项精品工程中,近三年创国家级奖项目标工程共29项(鲁班、国优、詹天佑等)。其中包括中国人民大学新校区项目等多项将来要打包申报国家级奖项的工程。

(二)公建工程情况

坚定信心,科技引领,创建精品。本年度推荐的建筑(长城)优质工程质量水平整体均衡,其科技应用创新有新成果。申报多项科技成果鉴定,参与多项标准(国标、行标、地标、团标)制定、修订工作,获得多项专利、工法证书,特别是在BIM集成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太阳能、绿色建造等方面成效显著,以数字赋能推动质量管理提升。项目管理目标明确、体系健全,预控和过程控制措施落实到位。土建工程质量结构已被评为优质、精品工程,装饰装修工程质量观感与细部精美,常见质量通病得到有效控制,防水、防火和消防“三防”达标,无障碍设施基本符合要求。机电设备安装排布合理有序、标识清晰,满足使用功能和安全需要,系统运行可靠有保障。工程资料质量保证项目齐全准确、真实可靠,具有可追溯性。建设、监理单位对工程质量评价“非常满意”。

较好的典型公建工程有:北京建工集团施工的国家会议中心二期项目(会议中心等2项)和新国展二期项目(展览中心等4项);北京城建集团施工的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新校区校园运行中心、校医院项目和文津俱乐部活动大楼翻建工程(428);北京住总集团施工的援老挝玛霍索综合医院项目;北京大兴区建设集团施工的同仁医院配套项目(1#酒店、商业等4项);中建一局集团施工的中国石油探勘开发工程技术研发项目(A-19地块一期)(1#楼等15项);中建二局集团施工的新国展二期项目(展览中心等4项);中建三局集团施工的2·13工程;中建八局集团施工的国家金融信息大厦工程;中铁建工集团施工的北京铁路枢纽丰台站改建工程(站房);中铁建设集团施工的新建集宁经大同至原平铁路内蒙古段站房——1标段;中航建设集团施工的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新址)建设工程(小学楼等5项);中天建设集团施工的中国智能骨干网北京平谷项目;中信建设公司施工的研发A楼5项(中信银行信息技术研发基地项目);中电建建筑集团施工的海淀区西八里庄0711-652、640、641地块B4综合性商业金融用地项目B#、C#、D#、E#办公楼及地下车库工程;河北建设集团施工的北京新机场教育科研基地项目。

(三)住宅及保障性住房情况

本年度共有61项住宅工程申报建筑(长城)优质工程,同比增加5项、增幅8.93%,建筑面积889.59万m2,同比增加39.91%。

在61项住宅工程中,有商品房20项,同比减少1项;保障房(公租房,周转房,安置房等)41项,同比增加5项。

经检查评价,有41项住宅工程推荐建筑(长城)优质工程(精品工程14项、优质工程27项),其中商品房17项、保障房24项。有20项住宅工程缓评或淘汰。

住宅小区园林绿化、小品设施、健身娱乐等雅俗共赏,“四好”建设百姓满意。住宅工程普遍装修到位,拎包入住,装饰装修装配一体化,低能耗与智能化水平提高。总承包单位积极开展技术应用与科技创新、绿色施工、智慧建造,重视装饰装修内外效果,宏观美、细部精。机电专业功能完善、标识清楚,向业主用户发放使用说明书,是各级政府放心、老百姓满意的“好房子”。

住宅工程较好的工程有:北京建工集团四建公司施工的北京朝阳区王四营乡土地一级开发项目一期1304-L02地块R2二类居住用地(1#住宅楼等14项);北京城建集团七公司施工的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街道大井新村三期土地一级开发2505-0031地块1#-8#住宅楼S1#、S2#配套楼(1#住宅楼等13项);北京市住总集团六公司施工的北京市密云区檀营乡6005地块R2二类居住用地项目(1#住宅楼等20项);北京城乡集团施工的朝阳区垡头地区焦化厂剩余地块保障房项目(1#-8#公租房等);北京住宅产业化集团施工的顺义新城第18街区SY00-0018-6015-6017地块公租房项目(1#住宅楼公租房等36项);中建二局集团一公司施工的北京朝阳区太阳宫新区D区0210-029地块R2二类居住用地项目(1#住宅楼等16项);中建八局集团施工的中直机关园博园职工住宅(保障房)工程6158地块(1#住宅楼等18项);中交一公局集团施工的通州区宋庄镇瞳里村集体租赁住房项目(北区)(1#住宅楼等14项),南区(B1住宅楼等8项);上海宝冶集团施工的国家密码科技技术研究院科配套公寓(周转房)(719)(1#周转房等10项);江苏杨建集团施工的丰台区南苑分钟寺村L-41地块R2二类居住用地项目(1#住宅楼等13项);中天建设集团施工的北京朝阳区东坝北东南一期土地储备项目1104-611地块项目R2二类居住用地项目(1#住宅楼等10项);北京万兴集团施工的禧悦天著项目一期、二期工程;北京东兴建设公司施工的通州两站一街E5、E6地块二标段;北京京能集团施工的门头沟新城05街区MC00-0005-6002等地块二类居住用地一标段。

二、认真开展质量评价、咨询服务工作

一是协会初审。严格按《评价标准》和《管理办法》,对申报工程符合要求的及时与企业沟通,及时安排专家组现场检查评价复查。对不符合要求的劝其放弃或缓评。企业列入计划创建筑(长城)优质工程目标的项目也可在进入装修阶段申报咨询服务,住宅工程可在竣工当年检查评价,公建工程需经过一个冬、雨季使用考验后检查评价。

二是专家组初评。按照《评价报告》的要求,进行现场检查评价,做到申报工程至少检查一次,创国家级质量奖项目标的工程检查(复查)评价两次。对在初评检查中存在问题的,经整改后必须二次复查验证工作。住宅工程作为重点复查(巡查)项目,对申报的小区或群体工程要覆盖到每个单位工程及市政园林绿化项目。检查评价科技应用与创新与常规管理相结合,宏观与细部相结合,实体与资料相结合,使用功能与使用安全相结合,确保工程资料保证项目齐全准确。初评专家组认真填写《评价报告》,并将复印件反馈到项目参考整改,要求项目《整改报告》加盖公章报协会存档。两个报告作为协会巡查、调研、推荐优质工程的重要依据。

三是坚持“两项指标”不动摇,稳步推进建筑(长城)优质工程高质量发展。《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精品占比不超过申报总数的30%,淘汰率占比不小于检查总数的10%。本年度精品率30.30%,淘汰率17.02%,符合《管理办法》的规定。这是优质工程评价的两项重要指标,也是约束企业创优工作“优中选优”和加强预控及过程控制的严格要求。

四是检查评价与巡查调研相结合,做好成果转化运用工作。首先是做好检查评价工作。各专家组配备有组长、副组长,土建与机电专业齐全。根据工程规模大小适当调整专家数量,规模大又复杂的(10万m2以上),各专业“双料”,规模小的(10万m2以下)各专业“单料”,大部分集中在1—4月份检查评价。保障房工程原则上由上一个专业组检查评价,京外(境外)工程由协会组成专家组检查评价。其次是重点巡查调研工作,特别是创国家级优质工程的项目,调研其质量在全国是否处于领先水平,科技应用与创新是否领先水平;对住宅工程尤其保障房是否达到老百姓“好房子”,政府满意的质量愿景;对初评专家组在检查评价中的相关工作进行摸底调研,了解项目对专家检查提出的问题是否整改完善;还对边远地区弱势群体,初次申报企业的项目重点调研帮扶,并征求对创优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其三是收集现场科技质量管理方面的亮点和问题第一手资料,及时汇总初评检查评价报告及巡查调研情况,及时发现评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与专家组和相关企业项目沟通,提出建议改进工作。本年度协会领导带队巡查调研工程共16项。

三、以修订并贯彻落实新评价标准为契机,积极开展教育、培训、观摩活动

一是认真修订标准,探索城市更新改造工程创优工作。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协会于2021年底着手准备,并于2022年初召开标准修订启动会,领导亲自部署,专家分工合作,多次研讨,仅建筑(长城)竣工质量评价标准就组织大小不等研讨会20多次,反复修改。历经地标向团标的转换,历经近三年时间,于2024年年底通过了预审终审,形成了新的《北京市建筑(长城)优质工程质量评价标准》,并修订了新的《管理办法》。在新标准中新增加改造工程一章,新增加防火和消防工程各一节,重新完善了装配式装修工程一节的相关内容。新的评价标准更加体现了先进性、合理性、适应性。

二是积极组织开展精品工程观摩活动。为响应住建部、北京市住建委开展质量月活动的通知要求,2024年9月份协会组织了三次系列活动,包括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竣工工程观摩、工程质量知识竞赛、竣工精品工程经验介绍,提高了大家对优质精品工程的认识,提高了建设“好房子”的信心。

三是积极组织新标准的教育培训宣贯工作。协会竣工管理部于2025年1月初专门组织各专家组各专业代表参加的新标准、新办法及新评价报告表格填写的培训宣贯工作。提出了对今后初评专家现场评价“严、实、全”的要求,即:严格按新的标准,结合现场实际,全面检查全面填写齐全评价报告。协会先后派专家到中建大成公司、中电建公司、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北京建工一建、北京城建土木部、中航建设公司、江苏扬建公司等8个单位,培训近450人次,主要是工长以上管理人员。根据企业需求,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包括新的评价标准、管理办法,规范标准、质量控制要点,精品策划、质量通病防治、资料管理等。协会各专家组、各专业专家还把有针对性的培训贯穿在现场检查评价中。本年度共检查评价工程94项,3-4个竣工组,每组专家按5~7名计算,每个项目按土建、水、电各5人共15人参加计算,专家讲评共计约7050人次参加,实实在在促进了创优质工作的开展。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凝心聚力改进创优工作。协会在咨询服务、巡查督导,协会与专家、协会与企业、专家与项目互动方面要持续改进。要坚持“服务企业、服务项目”的理念,倾听企业声音,服务及时到现场,鼓励企业以质量创优赢市场。加大对中小企业、初创项目、边远地区等弱势单位的帮扶力度,统筹协调,发挥系统作用。要坚持“微服私访”、“四不两直”方式对创优工程进行巡查调研、督导工作,充分掌握专家初评工作和现场质量状况第一手资料。要深入探讨创优评价的“事前、事中、事后”的评估与督察方式、方法,借鉴参考鲁班奖、国优评奖的方式方法中的“精华”部分。试行事前咨询服务,事中检查评价,事后督导巡查“三结合”新模式。要改进初评专家检查方法、检测手段,对重点部位不留死角,评议评价简明扼要,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二是坚持预控和过程控制相结合。积极促进绿色低碳发展,促进创优工作开展,把节能环保作为重中之重,迈向科技智造新时代。鼓励企业分阶段谋划推进工程创优建设,对“施组、方案、交底”要狠抓落实。企业应认真做好创优目标设计,质量创优策划方案要突出特点和亮点。应继续在“四新”技术应用与创新方面下大功夫,充分利用BIM技术解决土建与机电相互交叉矛盾的问题。要重视图纸会审工作,特别是专业细部功能与安全不符合规范的问题。要充分发挥总包的协调管理作用,坚决反对以包代管,要做到“三统一”,即:统一材料、统一工艺、统一归档资料。

三是高度重视重点工程和住宅工程创优工作,大力开展培训观摩交流活动。继续针对北京城市副中心及其配套项目,雄安新区,有创优需求的重大涉密工程,政府关注的保障房,教育医疗、环保建筑,机场、火车站、援疆援藏援建工程,城市更新改造工程等,积极主动有所作为,做到服务到企业,培训到现场,观摩交流到项目。为打造全国一流建筑(长城)优质工程,体现首善标准,为建设好和谐宜居首都贡献力量。

四是继续高度重视质量投诉与行政处罚。要以失误、错误和成功经验作为创优历史教训经验教材,要认识问题内因是本质,外因是条件。要自愈,要有阳光心态和自信心来面对质量管理工作。协会将对直接投诉到政府相关部门的工程,及时落实情况,要求所涉企业认真查原因、改问题、堵隐患。对受到行政处罚的工程,问题较严重的,直接影响评优评价资格。

五是加强工程资料管理工作。应从法律的高度重视质量保证资料归档整理的重要性,即是对工程负责,也是对企业和人员负责。今后专家组在检查评价工程资料时,重点是检查竣工图、建筑沉降观测记录、影响功能和安全的隐检记录、施工试验记录、原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现场检验复试记录,机电安装中的分段及全系统全负荷试验记录等,确保创优工程资料的完整准确性。

六是加强对新标准的培训贯彻落实工作。组织专家,明确专业内容、专业分工,对有需求的企业或项目开展培训工作。可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也可结合现场检查评价,有针对性的开展新标准培训。主要从土建、电气、设备、工程资料、项目管理、技术应用与创新、绿色施工、智慧建造等方面,指出问题和改进方向,使培训更切合实际,更具有效性。

七是要进一步研究城市更新改造工程评价工作的方式方法、内容,建立一支“研究、培训、咨询、评价”四位一体的新型专家队伍。要发挥好城市更新改造精品工程的示范作用,实现老百姓“住好房子,过好日子”的美好愿望,实现政府“四好”建设(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的战略规划。科技赋能“中国建造”升级版,在绿色建筑、智能建造等方面开展工作,在助力打造现代化建筑产业体系方面做贡献。要以住建部实施好城市更新行动为抓手,大力推动改造工程创优评价工作。具体做法是:其一,老旧小区改造彻底的住宅项目,包括内、外檐、屋面、地下各专业、小区各类管线等等可申报优质工程评价;其二,对公建项目改造工程,科技应用与创新、质量好的项目,优先推荐评价精品工程;其三,紧跟城市更新一批又一批改造项目,动员企业开展创优评价活动;其四,鼓励帮扶城中村和郊区乡、镇、村更新改造项目参加创优评价活动。

主办单位 : 北京市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协会
版权声明 : 本网站信息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电话 :010-8312 8916邮编 : 100067传真 :010-8312 5388,010-8312 7828E-mail :bjgczl@bjgczl.com.cn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草桥东路8号院7号楼(北京城乡集团办公楼)二层京ICP备 11038305号-1 网站建设:首企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