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划线
创新驱动引领建筑业转型升级——“精益建造”才良模式迈入“2.0版本”时代

时间:2016-12-08 11:23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创新对于国家和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从习近平总书记“一个地方、一个企业,要突破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关键是要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等重要论述以及《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等文件的陆续颁布中可见一斑。而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之一,更应率先借助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促进行业转型升级。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的《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指出:“建筑企业应积极探索‘互联网+’形势下管理、生产的新模式,深入研究BIM、物联网等技术的创新应用,创新商业模式,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正是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融BIM、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与“精益建造”理论于一体的“精益建造”才良模式,在经中国建设报社政策研究中心总结提炼并由《中国建设报?决策参考》进行全方位的持续宣传推广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据悉,国内第一栋完全应用该模式建造的常州九洲花园第三期58号楼已接近尾声。日前,本报记者前往常州,对该模式的最终效果和最新进展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研。

前 因”:文化引领,标准说话

记者在58号楼施工现场看到,该楼主体结构已经封顶,而且屋面、防水、地砖等施工环节已经完工,正在进行最后的内墙涂料粉刷、地面批水泥浆和水电安装。。据“精益建造”才良模式主导者、常州才良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才良介绍,58号楼完整实现了“精益建造”才良模式的1.0版本。精确完成了BIM技术计算出的效率目标:实际施工工期比传统施工方法缩短了98天,缩短比率为19.3%。作业人员数量减少20.6%,降低劳动力成本在施工总成本中所占比重为7.2%。而且,这还是在反复验证“1.0”版本拆分的1255个模块的情况下。接下来,他将带领整个团队进一步全面优化这一模式。

建筑业依靠科技创新实现转型升级,已逐渐成为行业共识。然而,截至目前,真正依靠创新驱动完成企业转型升级的成功案例,并不多见,行业的观望等待心态普遍存在。对此类现象,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2月9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曾明确告诫:“创新要实,就是要推动全面创新,更多靠产业化的创新来培育和形成新的增长点。创新不是发表论文、申请到专利就大功告成了,创新必须落实到创造新的增长点上,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

对于有利于行业、企业健康发展的那些振聋发聩的提醒,有人充耳不闻,但也有人积极主动践行。早在十年前,黄才良凭着对建筑业粗制滥造、偷工减料、高估冒算等现状的了解,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意识。从那时起,他便主动创新,为保障工程质量展开了一系列“精细化”管理方式的探索,直到日前完整地将国际上最先进的“精益建造”模式成功应用到项目上且达到了预期效果,成为中国“精益建造”住宅领域应用第一人。

“精益建造”理论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地在58号楼上得到应用且获得成功,同黄才良长达45年对于建筑质量精益求精的追求不无关系。比如为彻底消除房屋建筑行业中的质量“通病”,他专门请来获得“鲁班奖”工程的施工队伍,组建特色工艺团队,创新工艺工法;为追求更高的产品品质,他针对细分后的工序关键节点提出定时、定量、定绩效的标准要求,达到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为保证施工人员清楚质量标准,他要求质量监控部门将公司创新工艺编制成图纸和流程,形成固定模板,并建立清水样板房,请技师现场演示指导一线工人。不过,这些只是黄才良凭着对建筑业的热爱和本着“盖房人要想着住房人”、“为老百姓造良心房、放心房”的人生信念基础上,“小敲小打”式的创新探索。正因有了这些探索,黄才良才发现,施工细节直接决定着工程质量的高低,但要彻底保障这些细节操作到位,还必须有一套完整的管理方式,从源头抓起。为此,他从2008年开始,大力推进企业的文化建设。以项目为载体,倡导“内炼文化,外塑形象”,将“用文化引领,让标准说话”的指导思想融入施工管理的各个环节,促使整个团队改变旧有的观念和管理思路。

企业文化建立初见成效后,采用什么样的管理手段来提升人员管理效能,就成了当务之急。计算机、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让黄才良充分意识到信息化即将对建筑业产生的重要作用,他决定在公司层面率先引进信息化管理技术。为此不惜耗费大笔资金,先后引进了梦龙的即时通、OA办公平台,广联达的GCM成本管理系统、项目监控系统,但黄才良很快发现,这些管理系统并不能实现他预计的效果,工程技术、质量、安全、进度依然不能得到预控,事前在项目上“实际该花多少钱”还是无法预知。为解决这两个问题,黄才良又把目光投向了鲁班软件公司,他认为利用BIM技术的三维建筑模型与4D关联数据库的功能,或许有实现项目精细化管理的可能。

“那段时间,只要有一点可能,我们就会去尝试”,于是,黄才良在2010年5月正式引进鲁班软件公司的BIM技术相关软件和服务,进行BIM技术在项目全过程管理中的应用。为了配合结果的检查,做到绩效评估和解决因人员分散导致的培训难、技术水平提高慢等问题,他们又先后引进人力资源的绩效管理系统和唐桥科技的可视化协同工作平台。软件是否真的有效,还得看其在项目上的实际应用,更需要人来判断和把控。为此,黄才良在公司成立了专门的信息化管理实施小组,并选择了九洲花园2.1.2期建设项目作为试点,整个项目紧紧围绕BIM技术的探索和应用,绩效管理系统、OA办公平台、GCM成本管理、可视化协同工作平台、监控系统为支持的管理模式。试验表明,项目实施BIM建模后,通过鲁班供料测量团队提供的服务,实现了建筑信息模型的资源共享,为各条线、各岗位的人提供所需数据,为施工提供指导,为质量关键点、安全可视化提供了依据,帮助员工提升了学习效率,以实操代替教学的方式让员工快速从掌握到熟练、从熟练到精通。至此,“精益建造”才良模式的管理体系,终于初步形成。

据才良模式研发团队核心成员之一、项目经理黄苏介绍,基于黄才良多年施工管理实践经验之上的“精益建造”才良模式涵盖了企业文化价值观、模块化标准化的工艺流程、信息化管理体系等内容,为了验证该模式的效果,公司以九洲花园第三期58号楼为实验基地,以“用文化引领、让标准说话、以精益思维、促精准管理”的思想,以“8S”管理打造施工现场硬环境,应用新型信息化管理体系打造施工管理软环境等具体措施,全面进行精益建造。随着58号楼内装即将完工,“精益建造”才良模式第一次以实体项目的效果呈现在人们眼前,也算是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对黄才良而言,58号楼所应用和展现出的“精益建造”效果,只是他自己这一生对建筑业的理解和探索,并非该模式的终极版本,“‘精益建造’之所以叫‘精益建造’,是因为要不断精益求精地完善。”他表示,“精益建造”才良模式还会不断深化、完善,目前正向着2.0版本迈进。

后 果”:精益思维,精准管理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句话用于“精益建造”才良模式最恰当不过。照理说,“精益建造”才良模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且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公司应该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然而,实际情况却是:他们开始婉拒要求前来参观调研的各路人马。此举并非骄傲自大,恰恰相反,他们是为了“关起门来”埋头搞研究。为此,黄才良不惜花重金引进了三位一直在日本从事 “精益建造”的大师级工程师,从技术和管理等多角度全方位入手,对“精益建造”才良模式进行深化、升级。

众所周知,精益建造是由精益生产延伸而来,而精益生产理念则是起源于日本。业内专家表示,精益建造是根据精益生产的思想,结合建造的特点,对建造过程进行改造,从而形成功能完整的建造系统,而日本在“精益建造”上的探索和应用水平,在国际上都位居前列。正因如此,黄才良才不惜血本,引进人才,将日本成熟的精益建造经验加以本土化,形成中国特色的精益建造模式。当然,优厚的薪资只是吸引人才的一个因素,对于那些真正有着远大抱负的杰出人才而言,公司的模式以及发展前景,显然更为重要。在日本建筑公司工作时间长达18年、近期被黄才良千方百计引进到公司并被委以公司副总经理重任的罗明政表示,第一次到公司的施工现场时就产生了一种错觉,整洁的施工现场和施工流程,让他仿佛又回到了日本的建筑工地。如此直观的第一印象,加上对才良模式优越性尤其是黄才良本人对于建筑业近乎“布道”的精神追求,让他下定决心跟着黄才良干,“我认为‘精益建造’才良模式的前景十分广阔,对公司的未来充满信心”。

无论从行业主管部门和专家的认可,还是业界同行持续不断的观摩学习,“精益建造”才良模式在国内住宅领域的首创优势不容置疑。然而,创新永无止境,才良模式亦然。该模式还有哪些地方可以进行进一步优化?同罗明政一样拥有多年在日本从事“精益建造”经验的石光范表示,其实中国的《建筑施工手册》涉及的内容,与日本的要求相差无几,已经十分细致,但是在具体的图纸上反映却不多,“举个例子,中国施工企业拿到设计院的图纸后,却无法照着图纸施工。原因就在于《建筑施工手册》里的标准,在图纸上都没有得到具体的呈现,施工人员只能根据自身经验来施工,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偏差,最终产生质量问题”。黄才良表示,石光范和罗明政及他们带领的团队将给才良模式建筑施工图纸的深化带来跨越式的发展。两人分别负责土建、管道图纸及水电图纸的深化,而一起引进的三人中的另一位工程师将主导对深化后图纸的翻模设计。

对图纸进行深化并非简单否定设计院的前期设计工作,而是在设计院施工图的基础上进行深化、细化、优化,并不是随意去改动,而是把每个节点做法详细体现在图纸上,让不专业的人也容易看懂。至于要将图纸细化、深化、优化到哪一步,石光范给出了土建方面深化图纸的说明:“土建工程方面的深化设计工作,主要针对在土建施工过程中遇到的细节问题进行深化设计,对较复杂的节点进行详细的交底,主要内容包括主体、装修及屋面等。比如说,门框的厚度、防火等级、钢板厚度、联动性能,以及闭门器是轻型还是重型、门把手离地面高度、门锁类型等。”而在水电方面,罗明政也做了相关介绍,水电图纸涵盖了所有日常生活中可能涉及的方方面面,如暖通、消防、电气(强电、弱电)、水管等。他需要在图纸上呈现出各楼层预留预埋洞口图,管井、竖井内立管排布图,地下室管线排布图,各楼层的综合管线布置图、卫生间内支管标高、位置;机房内设备、管路位置排布;机电末端附件标高、位置排布图、吊顶排布图等,以此来确保图纸到达现场能够正确指导施工。“我要做的就是在水电图纸设计的环节,从源头上兼顾安全、舒适度,同时考虑到节能减排。例如,深化后的图纸上会标明,家中的排风扇应放在哪个位置才能保证住户安全;再如怎样通过施工避免日常生活中的困扰,如排水没做好导致的声音大、家中有异味等情况。”

据黄才良介绍,58号楼原本仅有101张施工图,其中土建60张,水电41张。而在石光范和罗明政二人带领的施工图深化设计小组精益求精的努力下,施工图已增至1023张,其中土建407张,水电616张。除了量上有了大幅增加,黄才良的团队为了保证图纸的质量,还要求各个专业图纸深化小组之间加强管理配合,在图纸设计环节就避免各专业在施工中会出现的冲突、矛盾,提高施工效率,确保不返工、不浪费。

业内专家表示,深化后的施工设计图纸,精细到了门与地面距离、门锁类型、排风扇位置等小问题,这样就规避了工人在施工过程中根据自身经验或现场计算距离的情况,减少了施工人员工作量的同时,还避免了安装失误、所留距离不当等低级错误,从源头上保证了工程质量。“这是对当前建筑业粗制滥造的一个有效解决之法!同时,对于我国当前大力推行的装配式建筑,‘精益建造’才良模式也有一定的可借鉴之处。”当前我国建筑施工业中的很多材料都需从国外进口,然而由于国外的建筑与我国并非完全一致,采购方经常遇到买回的配件不合适的情况,这样不仅增加了成本,更是产生了浪费,背离了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而“精益建造”才良模式中,施工设计图纸经深化、细化、优化后,标明了施工过程中的所有节点,也提前算出了各个结构之间的连接距离、预留洞口大小等,这就意味着,生产配件的上游企业可根据施工图纸上标明的需求,专门生产适合的配件,而在现浇、验收环节,依然按照“精益建造”才良模式的标准进行。如此打通建筑业的全链条,达到提质增效的效果。

若要让“精益建造”才良模式得到本质上的提升,除了对建筑施工图纸进行优化,对标准的进一步细化尤为重要。为此。才良分公司根据工艺拆分标准后,又组织技术人员在总结、优化公司历年工程建设中创优及通病防治做法的基础上,按末位计划的管理要求,对施工中各道工序的每一项工艺,分流程节点显示、进度要求、施工准备、作业标准、安全注意事项、协调与配合人员、创优标准、绿色施工要求、排版与资源配置、检查与验收标准等,有动漫、图片、图示、表单及简洁的文字描述,形成1.0版的《住宅工艺标准》(共24本,已完成17本),并将1.0版《住宅工艺标准》录入才良建筑科技公司工艺工法平台库中,便于各项目日常查询。

截至目前,“精益建造”才良模所取得的成果远不止这些。在公司会议室的墙上,装裱着一幅长达28米的建筑业的“清明上河图”——住宅工程施工标准进度网络计划图。这幅图其实是黄才良和他的团队根据施工实际验证并优化后的结果,对58号楼原计划进行完善提升,利用专业网络计划编制软件,以58号楼实际施工过程为基础,按穿插法施工管理标准编制的《住宅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标准》网络计划。据黄才良介绍,该计划图将工程整个施工周期细化到0.5天,共计1587项活动,涵盖工程临时设施施工至竣工验收。“网络计划直观地反映了各分项、分部工程及各工序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逻辑关系,我们可根据它直接查询在穿插法施工下任意时间节点各楼层的工作内容和完成进度,并具体显示出工程施工的关键线路,十分有助于我们的管理者在日常施工中集中精力抓住关键性工作,从而确保工程进度符合计划工期要求。”

“精益建造”才良模式想要成功升级到2.0版本,除了在技术的创新和深化上做文章,对企业人才的培养也尤为重要。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为了加快形成一支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队伍,要重点在用好、吸引、培养上下功夫。”黄才良对此深表认同,才会不计代价引进人才,而对于人才的培养,他更是早有谋划:“日本的‘精益建造’模式在世界上都处于领先水平,所以我们就去学它的经验,而在‘精益建造’人才培养、企业管理上,则是欧美做得比较全面,所以这方面我们就去跟欧美学。” 据公司员工李婧介绍,除了学习欧美国家更加精细化的管理模式,黄才良还十分注重员工综合素质的提高。早在1989年,他便开始自掏腰包送企业员工参加各类岗位技能的培训,除了建筑行业的专业技能,还让员工学习外语、计算机和汽车驾驶等基本技能。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各行各业对专业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逐渐扩大,黄才良决定建立人才培养基地,每年培养出10名项目经理和2名部门部长。为此,公司不仅成立了“企业大学”,定期开办职业技术、企业管理、企业文化、软件应用等培训课程,还让员工在实践中轮流换岗,不停地学习新技能。“比如新员工培养方面,我们一般分技术和管理两条线路进行。第一年让新员工做资料员或测量员,第二、三年轮岗做安全员、施工员,到第四、五年的时候就可以做主管或生产经理助理了。此举旨在让员工尽快熟悉企业的所有岗位,不单便于各工种间的协调配合,还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

施工图纸、工艺标准深化、细化了,网络计划也编制成功了,企业管理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也获得了突破性进展,接下来就是对施工环节中的模块进行完善了。除了对原来1.0版本的1255个模块进行反复验证,黄才良的团队还将进一步细化模块的拆分,增加原本没有的水电部分后,模块数量将超过3000个。对这3000多个模块进行建模并验证后,公司将在具体项目上验证这套全新版本的“精益建造”才良模式。至此,“精益建造”才良模式的“1.0版本”基本形成并开始迈入“2.0版本”,而在具体项目的实践过程中,黄才良的团队还将依据现实情况,结合即将在内蒙古落实的新项目,不断对其进行完善和提升。

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不能等待、不能观望、不能懈怠。”“精益建造”才良模式对我国建筑业的示范价值,不仅在于它是对质量标准持之以恒的坚守、技术和管理体系孜孜不倦的创新完善,更在于它紧紧抓住了时机,与时俱进地将科技革命与自身的产业变革相融合,大力倡导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向更高的目标发起冲刺。

(来源:中国建设报.2016-11-17,记者:刘宏伟)

主办单位 : 北京市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协会
版权声明 : 本网站信息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电话 :010-8312 8916邮编 : 100067传真 :010-8312 5388,010-8312 7828E-mail :bjgczl@bjgczl.com.cn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草桥东路8号院7号楼(北京城乡集团办公楼)二层京ICP备 11038305号-1 网站建设首企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