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8月10日由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和纤维混凝土工程材料分会在北京举办的纤维混凝土工程材料高峰论坛上获悉,我国科研人员在广受世界建材行业高度关注的超强韧性纤维混凝土(简称ECC)研究方面取得较大进展,不仅在ECC原材料的国产化方面有了新的发展,而且在ECC工程应用方面有所突破。
19世纪20年代出现波特兰水泥后,混凝土作为一种建筑材料日益广泛应用于土建工程中。但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存在的抗拉强度低、韧性差等固有弱点却限制着其优势的充分发挥,随着现代混凝土强度的提高,这一弱点愈加突出。改善混凝土性能的最佳途径就是采用新型高科技节能的ECC。
ECC是基于微观物理力学原理优化设计的具有应变硬化特性和多缝开裂特征的一种新型工程用水泥基复合材料,这种复合材料是在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密歇根大学的Li.V.C首先提出来的。它具有比普通混凝土更高的抗拉、耐磨、韧性、耐酸碱、致密性、抗打击等一系列优质特性,耐冲击力和次数是普通混凝土的3倍以上,裂缝控制能力使其能自我修复。它还有类似金属材料的拉伸强化性能,极限拉伸应变可达5%~6%,接近钢材的塑性,俗称为“可弯曲水泥”,ECC因此受到世界建材行业的高度关注。
目前,美国与日本等国已经对ECC进行了大量的理论与试验研究工作,并在实际工程中进行了较为广泛的推广应用。我国的很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都将ECC作为高科技纤维混凝土新材料的重要研究目标,不间断地进行探索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业内人士指出,随着科技工作的深入,相信ECC作为一种新型、节能、优异的建材必将为我国的建筑事业作出贡献。
(来源:中国建设报,2012-08-13)